应韩国东亚大学邀请,我院组织了一支代表团,于2024年10月23日至2024年10月27日访问韩国釜山,积极参与了第十三届东亚学术交流论坛。此次代表团由统计学院赵昕东教授担任团长,成员囊括了经济与金融学院王景河教授,以及本院的万校基副教授与杨术博士。

本届论坛由韩国东亚大学国际研究学院主办,统一教育中心和孔子学院共同承办,论坛主题为“东亚国家经济发展、东亚地区和平发展”。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华侨大学、日本长崎县立大学和韩国东亚大学等三国16位学者就企业发展、人口老龄化挑战、低生育率困境、劳动力市场短缺、延迟退休政策等前沿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其中韩国东亚大学国际研究学院George Baca教授与Suk-Jun Lim教授分别带来了题为《Korean Enterprises and Relations of Peace: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Free Trade Agreements in Vietnam》和《Waiting for Unification: How to Approach Unification Education to the New Generation》的精彩报告;而日本长崎县立大学Takahiro Kawamata副教授和Koon Murakami副教授则分别分享了题为《Peace and Informatic Geo-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和《Comparative Studies on Soci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Based on Data from the 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论文。此外,我院派出的代表团同样不负众望,做了如下精彩的学术汇报:
赵昕东教授报告了题为《Does Improving Educational Help Cross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A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Income Levels》的论文。赵老师根据收入水平和是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两个维度对世界153个国家(地区)进行分组,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教育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为中国收入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王景河教授报告了题为《Research on Using Chinese Experie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Payment in Vietnam》的论文。王老师从越南电商支付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越南电商支付所存在的网络环境、支付技术、应用层面、监管力度、人才需求等5个方面问题,再借鉴中国电商支付取得的成就并结合越南的国情,提出了解决越南电商支付问题的对策。
万校基副教授报告了题为《Technology Catch-up Performance: The Interplay Between Knowledge Network and Collaboration Network》的论文。万老师运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依托庞大的专利数据库,构建了企业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通过科学的分类与聚类分析,揭示了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如何协同作用于企业的技术追赶绩效,为不同类型企业群体的技术升级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杨术博士报告了题为《A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High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n the Work Happiness of Generation Z Employees》的论文。杨老师从情感事件理论的视角,通过构建精细的逐步回归模型,深入探讨了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HCHRM)对新生代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并巧妙引入组织认同作为中介变量,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调节作用,形成了对HCHRM影响的全面链式分析。

此次论坛不仅促进了韩国东亚大学、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与华侨大学之间的深厚友谊与合作,更让与会学者深刻体会到,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才是推动东亚乃至世界繁荣进步的共同旋律。
一审:万校基
二审:卢 玉
三审:徐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