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bwin必赢中国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胡三嫚副教授在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发表高水平论文

发布日期:2024-12-05    点击:[]

管理研究前沿 | Does proactive career behaviour matter with respect to job insecur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work-related basic needs satisfac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ntract type

 

研究成果:Does proactive career behaviour matter with respect to job insecur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work-related basic needs satisfac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ntract type

作者:Sanman Hu (华侨大学), Lixin Jiang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Qiong Zou (武汉科技大学), Mingqian Liu (华侨大学)

发表期刊: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局势风云变幻、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猛进发展、零工工作样态蔚然盛行等背景下,职场环境不确定性不断攀升,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已成为职场关键工作压力源。职业健康心理(OHP)领域大量研究充分证实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身心健康与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预防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身心的负面影响离不开对其形成机制的充分探索,然而学术界对此仍未给予足够重视。本研究整合资源保存理论(COR)与自我决定理论(SDT),基于两阶段追踪匹配的332名中国员工数据,初步探索并考察了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一种资源投资行为,包括职业规划、技能发展、职业咨询、人脉建构等维度的主动职业行为会带来资源增值及其积极效应。主动职业行为会通过促进工作相关的基本心理需要(即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关系需要)的满足从而降低员工的工作数量不安全感(对工作存续性的担忧)与工作质量不安全感(对重要工作特征存续性的担忧)。此外,劳动合同类型调节主动职业行为与工作相关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主动职业行为工作相关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工作数量不安全感(而非工作质量不安全感)”这一中介路径。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持有稳定劳动合同(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而言,持有不稳定劳动合同的员工更能从主动职业行为的投资中受益。具体而言,他们的主动职业行为促进更多工作相关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并从而最终降低了工作数量不安全感(但并未降低工作质量不安全感)。该项研究不仅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形成机制研究,也对两维度工作不安全感研究、不同劳动合同类型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研究等方向具有独特的理论贡献,并且对于不确定职场情境中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的改善提供了切实的实践建议。

 

期刊介绍: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是国际职业开发与管理研究领域享有学术声誉的优质期刊。该刊2023年度最新影响因子为3.4 (JCR Q1ABS2)近五年影响因子4.4,在SSCI (JCR)应用心理学领域113种期刊中排名第28

 

作者简介:胡三嫚,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毕业,现为bwin必赢中国官网副教授/硕导、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员工与组织社会心理援助”(EOA)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健康心理研究与组织行为管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与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在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BS3)Economic & Industrial Democracy (ABS3)、《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探新》、《经济管理》等管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国际知名SSCI期刊与国内CSSCI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两次。担任Economic & Industrial Democracy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Current Psychology、《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心理与行为研究》等期刊审稿人。



供稿:胡三嫚

一审:卢  玉

二审:柯育华

三审:周  飞